未注册用户请先进行 注册
当地时间11月2日,首届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落下帷幕。
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10月30日发布新闻公报称,法国、德国、意大利决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
韩国SK电讯作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巨头,奠定了坚实的数字化发展基础,凭借其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决策部署及全面的业务布局,成为最早进入大模型领域的国际运营商之一,目前已推出了基于韩语GPT的AI(人工智能)助理产品。
虽然鸽子通常并不以聪明闻名,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鸽子可以解决极其广泛的视觉分类任务,能使用类似人工智能模型“暴力算法”的方式解决一些问题。
为了使神经网络像人类一样,研究人员训练它重现在人类测试结果中观察到的错误模式。当神经网络进行新测试时,它的答案几乎与人类参与者的答案完全一致,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了人类的表现。
这是人工智能专家今年签署的关于AI风险的第三份重要声明,与之前两份不同的是,新声明是对各国政府询问“要做什么”的回答。
《自然》2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具有类似“人类系统泛化能力”的神经网络,系统泛化能力是指学习新概念并将之与已有概念相结合的能力。研究结果挑战了一个已存在35年的观点,即神经网络不是人脑的可行模型,因为它们缺乏系统泛化的能力。团队使用的方法或能用于开发行为上更像人类的人工智能(AI)系统。
根据正在举行的2023年美国外科医生学会临床大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用于估计新诊断的癌症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
大模型训练中使用的文本包含个人信息和相关对话,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微妙的方式与语言的使用相关联,例如通过某些方言或短语与一个人的位置或人口统计数据产生联系。在测试中,GPT-4的准确率在85%到95%之间。
美国IBM公司最新推出了一款类脑芯片“北极”,其运行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识别算法的速度是同类商业芯片的22倍,能效是同类芯片的25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10月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
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电子设备,可以迄今最节能的方式执行准确的机器学习分类任务。该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比当前技术提高100倍,可实时处理大量数据并执行人工智能(AI)任务,而无需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研究成果10月12日发表在《自然·电子学》杂志上。
随着尖端人工智能系统变得更加强大和灵活,比较它们的能力越来越困难。由于基准变得不那么明确,用于评估大语言模型的“基于氛围”的方法在业界越来越普遍。
根据国外科技媒体 WinBuzzer 报道,微软于本月获批了一项 AI 客服专利,通过自然语言可以有效处理用户问题。
类脑智能研究又有新进展。10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受生物脑神经环路结构启发,该所研究人员提出了脑启发的人工智能神经环路自主演化模型。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