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看待人工智能,中企视野更广阔

2019-12-04

     越来越多的领导者认为,人工智能不仅是机遇,也是战略风险。《MIT斯隆管理评论》和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分头采集了中国各行各业300位高管的意见,发现在中国,人们对人工智能的风险意识甚至更强:7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对他们的企业来说,既是风险亦是机遇。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有望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价值来源。在BCG和《MIT斯隆管理评论》联合开展的2019年人工智能全球企业高管调研与研究的主要发现中,90%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为其企业带来商机。

  此外,越来越多的领导者认为,人工智能不仅是机遇,也是战略风险--“如果竞争对手,尤其是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企业,比我们更早掌握人工智能,结果会怎样?”2019年,45%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会带来一些风险,比例高于2017年的37%。这种转变表明,企业对竞争对手应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和担忧与日俱增。

  对中国企业高管进行的调查显示,71%的中国受访者将人工智能视为企业的战略风险与机遇,该比例高于2018年的41%。更多中国企业将人工智能视为战略风险,且观察到人工智能对收入的影响更大。

  中国的领先企业比总体样本中的领先企业对人工智能推动收入增长的预期更高(分别为65%和46%),而中国领先企业对成本节降的期望值与外国领先企业相当(分别为23%和25%)。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领先企业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与战略。他们比外国受访企业更可能设定宏大的人工智能目标(分别为79%和37%),并将人工智能用于我们提及的所有领域:效率和成本节约、收入增长、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中国企业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投入要高于外国企业,包括人工智能人才(84%)、技术(93%)以及人工智能算法训练所需的数据(81%)和流程(75%)。

  涉及具体人工智能项目时,中国领先企业对拥有巨大潜在影响力的项目更感兴趣(分别为61%和45%),但这些项目往往时间跨度较长,相关风险也更大。

  的确,有许多人工智能计划无疾而终。迄今为止,70%的企业表示,人工智能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根本没有。有90%的企业或多或少曾投资开发人工智能,其中只有不到40%自认为在过去三年通过人工智能获得了一些收益。

  问题的症结在于,尽管一些企业已经找到了明确的制胜方法,但大多数企业还很难通过人工智能创造价值。许多高管发现,人工智能是一种未开发的机遇,但它的存在也是一种风险,很难驾驭。

  BCG对2500多位高管展开问卷调查,并采访了17位领先专家,从数据的角度,分析了成功应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成功的表现形式。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价值的企业自有一套独特的组织行为。具体表现在:将人工智能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动大规模的、有时充满风险的人工智能项目,且这些项目以增长营收而非降低成本为目标;统筹兼顾人工智能的运用与开发,通过达成业务/经营负责人、流程/管理负责人和人工智能专家的共识,确保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与普及;将人工智能方案与更大范围的业务转型相结合;除技术之外,通常还要投资于人工智能人才、数据和流程变革。

  上述行为及其背后的企业承诺将有效解决人工智能创造价值的难题,应对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竞争和风险,并挖掘相关机遇。

  此项研究揭示了企业管理风险的两种主要方式,这种风险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企业自身或其他相关方的人工智能部署。首先,从人工智能中获益的企业更有可能主动出击,这些行为属于精心设计的战略。其次,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战略协同变得更具挑战性,做到正确行事也更为关键。

  报告指出,能够实现人工智能价值的企业多将人工智能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相结合。获益最多的企业,其收益更多来自人工智能带来的营收增长,而非人工智能实现的成本节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能的真正成功取决于创造收入、重新规划组织一致性,投资打造企业整体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越来越多的高管已经明确认识到,正确使用人工智能符合企业的最高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