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建在天津的这个“国之重器”,明年年底前交付!
“地震模拟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地震工程科学中心,能同时模拟地震与多种灾害共同作用,有很强的科研和社会意义。作为建设者,一辈子恐怕也参与不了几次这样的工程,我觉得非常自豪……”5月19日,阳光正好,记者来到了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西南侧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简称地震模拟设施项目)施工现场,承建方中建八局的项目经理李富强说。
站在高高的管理台上,整个项目几乎尽收眼底。眼下,项目已全面进入基础施工,70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本月22日前后,仿真中心将完成正负零。
李富强介绍,地震模拟设施项目包括仿真中心和实验中心。实验中心是本工程建设的重要核心部分,它有大型振动台、水下振动台、大型波流试验水池、500吨天车、数据全智能处理等众多高科技抗震研究设施。实验中心基坑面积4.75万平方米,大面开挖深度14.7米,最深土方开挖深度达18.4米,建成后可以开展七层住宅建筑试验等大型地震模拟试验,模拟超过9度设防加速度的强地震。
“我们是去年10月开工的,今年3月正式复工。这活儿定位高,要求也很高,很多技术要求、安装精度等都远远超过了国家规范,因此在这过程中,我们和学校方面开展了多次技术研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先去论证,然后才是干活。”项目书记张俊朋举例:“例如一个给试验水池供水的通道,为了不影响水流高速供给,对通道的整体平整度要求很高,而且不允许后期处理,必须一次成优!”
“该项目是在天津建设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的九个项目之一,是我国‘新基建’中的创新基础设施,更是继贵州天眼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说起项目的意义,项目经理李富强特别自豪。设施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全社会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为保障土木、水利、海洋、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安全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基坑完全稳定、安全施工,承建方中建八局还联合天津大学、行业专家开展多次方案论证、模拟测试和旋喷试锚破坏性试验,创新采用以“一直一斜”矩形桩作为一级支护、旋喷桩锚体系作为二级支护的多级无内支撑支护的支护体系,在软土地区属全国首例最深、最大无内支撑的多级支护体系。
据了解,该项目预计今年12月完成结构封顶,明年年底前完成施工交付。
来源:天津日报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视频号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抖音号
-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
400热线
400-019-0516
-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