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发力“新基建”发展“新经济” 培育天津新动能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明显的冲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透过一季度的数据,找到疫情冲击的规律,探索恢复经济秩序和提升经济活力的有效举措和对策,是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心。
新冠疫情对经济冲击
有明显结构性特征
从现有的统计数据看,新冠疫情对天津经济的冲击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首先,从产业结构看,受冲击最严重的是工业,其次是服务业,再次是第一产业。服务业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第二产业。主要原因在于,尽管服务业中包括餐饮、住宿和旅游在内的一般服务业受冲击严重,但是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新兴服务业在却疫情冲击下出现了逆势上扬的局面。例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6%。
其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不仅来自需求侧,而且来自供给侧。尤其是第二产业遭受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供给侧方面。受疫情影响,第二产业面临着复工复产难问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劳动力缺乏形势。进入第二季度,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关键零部件断供和国际市场萎缩,将再次给第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冲击。
第三,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既存在“短期”效应,又存在“长期”影响。目前,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来自受到抑制的国内市场需求,更多地表现为“短期”效应。而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看,国际市场的萎缩和全球价值链的断供则构成对经济的中长期影响。
最后,疫情冲击下,在传统动能受到抑制的情况下,近年来积累的新动能却得到有效释放。其中,随着基于网络空间技术的发展,“线上经济”或“非接触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抗击疫情冲击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网游手游等线上服务快速发展,一季度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新服务营业收入均好于全市水平。通过这次疫情,更加显示出了新经济的韧性、抗挫能力和发展潜力。
透过新冠疫情对经济的结构性冲击,我们不仅看到了受冲击最严重领域是哪些,而且清楚地看到了天津经济发展未来的希望在哪里。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再是传统经济的规模扩张,而是以“线上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的积聚和释放。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和防控的常态化,天津应当把发展“线上经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培育新动能的主要抓手。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积极展开复工复产工作,加快恢复正常经济秩序和提升经济活力。
应对需出招
不要指望“报复性”增长
面对新形势,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加快恢复正常经济秩序和提升经济活力的关键。与一般的冲击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外部的偶然性冲击。这种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一般服务业和制造业已经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沉没性的,不再可能得到弥补,更不可能出现所谓“报复性”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对一般服务业和制造业而言,疫情带来的冲击带有明显的“惯性”特征。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经济恢复将缓慢的。应对这种冲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惯性”,尽量缩短经济受影响的时间。其中,发放“消费券”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据测算,一元消费券可引致5-8元的放大效应。通过“消费券”的投放,引发消费活动的“连锁”反应,可以起到加快启动内需市场的作用。
对第二产业而言,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要加快复工复产的进程。而对于复工复产后的市场销售问题,则要鼓励企业积极利用线上销售方式。尤其是对外贸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出口转内销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帮助企业与网络销售平台对接,做好产品的国内市场销售和海外市场的推广工作。
着眼天津经济未来
积极培育新动能
从未来发展看,天津经济的新动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网络空间技术变革的“线上经济”发展。数字和智能科技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城市数字化和智能化代表了新动能发展的方向;
二是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引领和全球价值链的重塑。
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两者是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的。
为了促进“线上经济”发展,近期国家推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投资计划。“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充分发挥“新基建”在培育新动能中的作用,天津要加快布局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无论是“新基建”还是新兴技术应用,都需要“双创”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才能发挥创造有效供给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近年来,在“双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共享经济领域的云账户,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40.3%。再例如,作新媒体的代表的今日头条,一季度在津业务的营业收入增长51.1%。新经济企业已经成为对拉动天津发展的重要力量。
着眼于新动能的培育,我们要以“新基建”投资为契机,通过构建“双创”环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经济。尤其是要尽快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领域率先构筑产业竞争优势,积极参与新一代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重塑过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津云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视频号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抖音号
-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
400热线
400-019-0516
-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