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力“人工智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技术成果在多个领域创新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进生活场景,在多个领域创新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时钟芯片是电子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精准度是保障设备高效处理数据的关键。这几天,在位于生态城的中新智造园,来自北京的炬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地装修厂房,为其时钟芯片生产线投产做准备。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时钟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精度等特点,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炬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吕航说:“我们之所以在北京研发、来生态城落地转化,是因为相中了这里的产业基础。生态城拥有众多智慧应用场景、清华大学电子系的校友资源,还有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能提供数据支持。”
作为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的孵化项目,它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超声远程会诊系统”,如今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部署,可实现三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医院远程联动会诊。不仅如此,前不久,该公司又推出了“TasiChat”对话大模型,这也是集引用溯源、智能问答、个性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助手,主要用在教育培训、旅游景区智能讲解等场景中。
依托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一批像它思科技这样的人工智能项目正在生态城蓬勃生长。
在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其超结构芯片颇有看点。工作人员指着一款AR(增强现实)眼镜介绍,从外观上看,它和普通眼镜差不多,含金量主要体现在镜片上。技术人员将微纳光芯片压印在镜片上,不增加眼镜重量,却能增加翻译、导航等功能,这项技术目前获得了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支持。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不断突破光电子领域的技术壁垒,建成我国首条跨材料体系光电子芯片生产线,其产品已占据自动驾驶、光通信、智能手机等终端市场。
不仅如此,天津见合八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半导体光放大器光芯片,破解了光感知、光通信等领域的技术痛点;湃方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为工业设备使用商、制造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端—边—云”设备A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近年来,一批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企业在生态城落地生根,其中有领军企业,也不乏行业新秀,诸如带电作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国网瑞嘉、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华为云、智能矿石分选机器人上市企业美腾科技,以及专注医疗器械煎药机器人的国炬医疗、从事商用服务型机器人的卡雷尔等。
生态城科技创新局科技招商科科长张倩告诉记者,生态城积极落实“人工智能+”战略部署,坚持场景牵引、创新驱动、载体支撑、政策保障,于2021年制定《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发展若干措施》,面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企业“出炉”10项措施,涉及项目落户、场地支持等方面。眼下,为了让政策更好地匹配产业发展新趋势,生态城聚焦数据、算力、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升级,近期已完成初稿编制,正在征求企业意见。
来源:天津日报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视频号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抖音号
-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
400热线
400-019-0516
-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