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在我市召开的京津冀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车将投产上市,目前我市共有4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纳入小米和理想汽车供应体系,全市为北京整车企业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20家。与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三地后续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区域内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积极对接,联手打通“堵点”,共促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做大做强。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是京津冀三地联手谋划产业协同的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198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图谱共梳理出链主企业29家、头雁企业139家、配套企业668家。2023年,三地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9837.8亿元,同比增长10.0%;汽车整车产量273.9万辆,同比增长15.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6.6万辆。
“京津冀28家整车企业正在加速向新能源转型,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48.6%,2024年新能源整车产量将实现倍增。”出席会议的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该负责人介绍,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创新活力强劲,拥有完整的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设计、研发、验证体系。整车方面,京津冀地区乘用车、商用车品类齐全;零部件方面,车身系统、底盘系统、电气设备等产业链配套齐全、完整度较高。“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产业链条上,拥有国轩电池、沃尔沃发动机、纬湃电子、百度、毫末智行、森思泰克、美泰电子等重点企业。上游配套支撑有力,河钢是全国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首钢(迁安)率先开发新一代超细晶高强车身外板UF钢;秦皇岛是国内最大的车用铝制品生产加工基地。”该负责人称。
自联手绘制、梳理产业图谱以来,三地找出汽车芯片、线控底盘等22个“卡点”,电控系统、智能座舱等23个“堵点”。“围绕这些‘卡点’与‘堵点’,三地将强化创新研发协同、强化区域招商协同,搭建汽车领域专业化、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与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孵化转化;要依托链博会、世界智能大会等平台,吸引更多的长三角、珠三角配套企业入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天津日报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