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发展改革委发布1060个、总投资2.01万亿元市级重点项目清单,项目数量、规模创历年新高,项目质量、结构持续优化。站在新年新起点,天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只争朝夕、实干笃行,以高质量项目引领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实践注入强劲势能。
聚焦发展重点
量质并重夯实项目支撑
重大项目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只有坚持不懈抓项目、稳投资、促发展,才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据了解,今年我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07个,总投资1.6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65.7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13个,总投资272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73.65亿元;续建项目594个,总投资1.3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92.13亿元。安排重点储备项目253个、总投资3869.49亿元。
“我们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方向,围绕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会同各区、各部门全面梳理、精心筛选、深入挖潜,精准安排了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强化关键领域重点项目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增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不断培育新增长点。”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处负责同志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市级重点项目个数增加205个,总投资增加906.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增加105.21亿元。”
据了解,今年市级重点项目清单的谋划编制,着重从5个方面发力。一是引导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应用转化、科技设施布局和创新平台建设精选项目,强化集聚效应,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创新集聚区建设;二是坚持制造业立市战略,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项目支撑力度,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做强产业链条,培育发展新动能,为高水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供坚实保障;三是适度布局基础设施,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推动实施城市更新,强化防灾减灾,补齐城市短板,夯实发展根基;四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提高生活品质,增进人民福祉,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五是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强优质服务资源供给,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激活文旅、商贸等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
龙头项目带动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今年市级重点项目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331个、总投资1.77万亿元,投资规模占比近九成;100亿元及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9872.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近千亿元。在一批龙头项目带动下,清单整体含金量显著提升,释放出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中,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产业创新领域项目投资规模占比由29.36%提升至30.85%,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项目支撑。
绿色石化是天津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以优质项目为核心,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中海油天津院创新研究中心、北化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石科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先后落地,依托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创新资源,共同构建起从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到概念验证、中试服务,再到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完整创新体系,产学研融合互促,新技术创新策源更具活力。依托南港乙烯项目,我市集中布局渤化南港新材料产业园、催化剂新材料生产基地、恒河裂解碳五碳九、乙烯下游产业链延伸等总投资千亿级项目集群,石化产业正加速向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跃升发展。
在重大项目带动下,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聚,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产业园将在年内竣工,安达维尔天津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计划年内开工,空客二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装备研发制造蓬勃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天津制造基地建设提速,建成后将成为集海洋工程技术创新研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上油气田运维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推动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从传统“人力工厂”向现代化“智能工厂”迈进。特变电工武清智慧产业园项目年底将竣工投产,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及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强化产品和服务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研发数字化等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全面建成投入运营后可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提升生活品质
重大民生项目加速落地
在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中,我市安排了一批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扩建二期工程预计年底竣工,建成后将成为集医、教、研、防、健为一体的全国顶级智能化肿瘤防治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院区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内部施工,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中国民航大学新校区二期工程、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耀华中学滨海学校、中新天津生态城远洋教育组团等优质教育项目加快布局落地。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先期工程已经启动建设,京滨城际(北辰—滨海新区段)、津潍高铁等项目加速推进,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有效提升。滨海新区轨道交通Z2、Z4、B1线工程和地铁4、7、8、11号线工程加紧实施,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提升工程等项目,将大力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撑、整体发展。
此外,和平区南门外大街商圈北部片区、河西区设计之都核心区柳林街区、南开区西营门片区、河东区一机床片区、河北区美院片区等中心城区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实施,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区域、泰达时尚广场片区、大港街迎宾街以东片区等滨海新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速,助力“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南开区天拖片区、红桥区天津西站西片区(京津冀同城商务区一期)、北辰区北运河及周边、滨海新区胡家园街华北陶瓷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提上日程,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尽享高品质生活。
扩大民间投资
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
在今年重点项目中,我市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作用,着力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以社会资本为主的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占比超80%,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青山绿能智能制造产研基地等利用社会资本投资项目转化落地,社会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
总投资147.1亿元的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改扩建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资金由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0%自筹。京津塘高速公路作为连接北京和天津最便捷的高速通道,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核心通道,在保障正常通行情况下,组织实施车道拓宽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京津滨发展轴”辐射带动作用,为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发挥交通先行作用。
总投资30亿元的青山绿能智能制造产研基地拟于今年一季度开工,建设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研发基地,连接上游硅片产业和下游光伏组件产业,“串珠成链”对光伏产业补链强链,实现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我市持续向社会资本开展项目推介,为社会资本拓展投资空间。2023年年初,我市组织开展重点推介项目集中签约,一年来,已有15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0.2亿元。随着越来越多重大项目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用“小支点”撬动大资源,民间投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动力。
“我们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坚持不懈抓项目、提信心、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凝聚‘进’的势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将持续在调度管理上下功夫,依托全市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实施点、线、面三维调度,建立百亿级项目调度推动机制,释放重大项目对投资的重要支撑作用。在服务推动上下功夫,精选100余家实力企业开展提级服务,举办绿色石化、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对接会,定期开展重点项目现场办公、现场观摩,以优质服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在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实施优保快保、联审联办,充分用好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工作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用地、用海、用能和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限时解决堵点问题。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聚焦工业、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更新、能源、乡村振兴等十大领域,再谋划一批打基础、固根本、惠民生、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来源:天津日报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