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9月25日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量。“十四五”规划指出,要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百闻不如一见。感知一座城市,最好的打开方式就是到这座城市边走边听故事。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中国正在加快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在政策扶持、需求牵引下,智算中心“落地潮”在各地被快速掀起。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并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IDC近日发布了《2021年V2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IDC预测,全球AI市场支出将在2021年达到850亿美元,并在2025年增至200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4.5%。2025年,全球约8%的AI相关支出将来自中国市场,市场规模在全球九个区域中位列第三。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算法等诸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它通过技术革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通过创新生产、流通、服务的组织形式催化产业结构和产业格局不断迭代。
人工智能(AI),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8月16日,天津市民张先生发现,在天津市华苑路两侧停车,没有工作人员前来计费了,车停入车位后,道路泊位侧方咪表识别桩亮起了红灯。张先生离开驶出停车道路后,ETC自动结算停车费用。
日前出台的《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天津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型城市建设将取得显著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和区域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为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数字时代,大量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计算力的支撑。“双碳”目标引领下,降低计算能耗,推动“绿色计算”十分关键。
当前,物联网处于发展初期向爆发期的过渡阶段。手机企业、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传统家电厂商正在不断进行生态打通,拓宽智能设备的使用场景。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加速”,安全更要“跑”在前面。工信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