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认知与社会性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智能(AI)模型的记忆处理与人脑海马体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性。这一新发现为记忆巩固提供了新的视角。
人工智能(AI)复现一项诺贝尔化学奖成就,需要多久?
过去一年,大模型百花齐放,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但通用大模型距离产业仍然遥远。在探讨大模型落地方向时,很多专业人士瞄准金融行业,称大模型将带来金融业数字化的第二波浪潮。
作为最小的生命单位,细胞是理解疾病的关键。然而,关于它们的许多方面仍然未知。
《自然·计算科学》1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个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能从不同方面准确预测人类生活,包括早死可能性和个性的细微差异。该模型或能提供对人类行为的量化认知。
“深度思维”团队利用大语言模型(LLM)对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提出了“新见解”,并通过系统的、迭代的评估框架确保其正确。这一研究或可改进LLM用来解决问题和学习新知识的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14日的《自然》杂志上。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目前的技术领域稳居“C位”。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已有数据寻找规律,并通过预训练大模型、生成式对抗网络等方法,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内容,例如文章、视频、图片、音乐、代码等。
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研究显示,随着全球人工智能(AI)、高效能运算(HPC)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以及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汽车等市场的需求回暖,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了首款便携式、非侵入性的人工智能系统,可解码无声的想法并将其转化为有形的文本。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9日报道,经过36个小时艰难谈判,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27个成员国的谈判代表8日晚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
美国谷歌公司6日宣布推出该公司“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人工智能模型“双子座(Gemini)”。
12月5日,美图公司发布自研AI视觉大模型MiracleVision(奇想智能)4.0版本,主打AI设计与AI视频。美图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欣鸿表示,AI正引领设计行业进入新的境界,未来的AI设计就是设计师的想象力加上AI的生产力。
《自然》11月30日发表了两项重磅研究:最新的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平台GNoME(材料探索图形网络),已可以自行发现和合成新无机化合物,包括发现了超220万个稳定结构、17天便独自创建了41种新材料,其速度和精确性均远超人类。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检索、阅读文献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在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以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渗透进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科研领域也不例外。
今年的华尔街明星当是英伟达。凭借独一份的AI芯片,英伟达业绩不断刷新预期,市值一路“狂飙”。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