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大会

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优势产业──从国家重点实验室看生物医药产业蓄势储能

关键词: 智港天津
2022-07-26 13:21:12
收藏 收藏
微信分享

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取样进行化学信息表征。本报记者 谷岳 摄
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对中药组分样品进行出入库管理。本报记者 谷岳 摄

生物医药产业是天津打造“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点产业之一。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冠疫情考验,我市涵养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厚植产业发展土壤,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快跑,交出了一份骄人的答卷。

上半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实现蓬勃发展,在链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9.2%,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也快于12条重点产业链在链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18.2个百分点。

一项项技术创新正在这里实现,一粒粒科技种子正在这里萌芽。依靠完善的产业链条以及强劲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中药良方注入科技内涵

由省部共建的“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天津中医药大学,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第一个坐落于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此中医药领域研究有了国家级的创新基地。实验室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中药组分库,现已储备6万多份中药组分。在天津中医药大学,记者看到一瓶瓶粉末状的中药组分被保存在恒温恒湿柜中。

“中药组分,就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出有效的成分群,可在细胞、分子药理水平相对清楚地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能根据不同病症重新配伍成方,可制成胶囊、压片、注射剂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介绍说,“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将虎杖、马鞭草等有效组分提取出来,制成‘宣肺败毒方’,实践证明,其治疗新冠肺炎疗效确切。”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聚焦培育以国家重大创新平台为牵引的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中医药原创理论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天津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刘二伟表示,“近3年学校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任务10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4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7亿元,核心技术辐射全国中药企业100余家,中药新药开发取得突破,成果转化过亿元。”

走进天津同仁堂,阵阵药香扑面而来。天津同仁堂集团总工程师苗淑杰告诉记者:“我们聚焦主要品种的二次研发和经典名方的研发,已经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开展了产学研合作。”

在日前举行的海河实验室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上,作为中医药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天津同仁堂集团与张伯礼院士签订“天津同仁堂集团智能数字生产线”战略合作协议,将解决传统中药安全稳定有效可追溯。

天津紧抓产业链,为中药良方注入科技内涵,用科技赋能传统中药制造。市科技局生物医药处处长张钺伟表示:“瞄准链长企业的中药大品种,市科技局组织实施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科技重大专项,开展珍稀药材替代、上市后再评价等研究,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预计到2024年,我市将培育形成4个销售额过10亿元、26个销售额过亿元的大品种群。

自主创新驱动产业提升

3月,京津冀“细胞谷”传来喜讯,天津药物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泰普格雷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许可。

据了解,天津药研院拥有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3个,目前已累计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700多项,获得新药证书、临床批件或生产批件300余项,拥有授权专利300余项。

药物研究院总经理黄长江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目前已覆盖药物研究全学科、产业发展全链条,形成了药学领域全产业链技术优势。今后我们将加快攻克细胞产业前沿和‘卡脖子’共性关键技术,推动‘细胞谷’的建设。”

围绕天津药研院等龙头企业,滨海高新区打造的京津冀“细胞谷”正在加速建设。按照“强龙头、补链条、搭平台、聚集群、建生态”的总体思路,高新区京津冀“细胞谷”已集聚细胞相关企业40余家,涵盖了细胞提取制备、细胞存储、质控检验、研发生产、应用转化、冷链物流等6个方面,多项自主创新成果进入临床试验及产业化阶段,一个具有创新活力的细胞全产业生态显露雏形。

“8万平方米的渤龙产业园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将用于‘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产业转化基地;3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已经有企业入驻。”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招商局副局长郑纯林表示,“10万平方米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部分主体建筑已经封顶,预计可吸引30余家企业落地。”

“滨海新区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深入挖掘产业链条中上下游关键环节,构建了‘龙头拉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产业梯队。”滨海新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刘朱岩表示,“抓住生物药爆发增长的重要机遇,滨海新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储备落户了一批重点项目,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了‘桥头堡’作用。”

据介绍,今年1—5月,滨海新区生物医药和中医药产业链产值超210亿元,同比增速约10%。

为科技抗疫贡献天津力量

康希诺、九安、中新科炬、博奥赛斯、丹娜生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赛道上,依靠强大的科技优势,天津众多生物医药企业脱颖而出。得益于坚决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得益于首战奥密克戎打下的坚实基础,天津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潜能不断释放,为科技抗疫贡献了天津力量。

当小区居民进行核酸筛查的时候,中新科炬研发的移动PCR(基因扩增)方舱实验室正在小区外运行。这个由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方舱实验室,已经应用在河东区、东丽区、蓟州区与宝坻区的核酸筛查现场。此外,中新科炬开发的核酸采样工作站,也应用在西青区社区及天津站南广场的核酸筛查中,医护人员只需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就可以完成采样工作。

“中新科炬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目前已经获得59个产品的中国CFDA医疗器械证书、34项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的移动PCR方舱实验室等产品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中新科炬总经理李洲告诉记者。

今年3月,首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在我市部分大药房上架销售,其中,天津博奥赛斯生产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列。同时,博奥赛斯紧急生产大批试剂运往吉林、上海等地,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利器。除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注册外,博奥赛斯研发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还获得了巴西、德国、南非等10余个国家的准入许可。

“近年来,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2020应急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为体外诊断装备和诊断试剂行业发展贡献了天津力量。”博奥赛斯董事长栾大伟告诉记者,“为研发新冠病毒抗原试剂,我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单是研发团队就有500多人进行科技攻关,从而确保产品能够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准确率等优势,助力防疫关口前移。”

日前,市科技局启动了2022年生物医药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康希诺、天津药研院等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企业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市科技局持续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布局建设大平台大项目,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张钺伟表示。

来源:天津日报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5号城市大厦8层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ICP备17008349号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