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并将其作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核心举措之一。此举体现了我国对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大模型成为带动千行百业生产力提升的新工具,更有望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加快实现具身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催化孕育未来产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以下简称《国际标准》),旨在为全球各类养老机器人提供更加贴合老年群体生理和行为特点的技术指引。这一标准规范的率先发布,既是国内智慧养老产业快速发展态势的集中反映,同时也是我国在机器人领域技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综合呈现。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全球发达经济体角逐的重要方向。虽然世界范围内低空经济还处于培育初期阶段,但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经重点围绕场景开发应用、交通管理能力、运行技术验证、系统标准体系等方面积极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快发展低空经济。
作为具身智能最典型的应用载体,人形机器人无论在产业界,还是在资本市场,都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进行采访,切身感受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