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津市金色巨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来说,天津的产业升级体现在自己每天可触摸到的工作中。
“作为致力于弱电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城市、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供应商,在为天津市场提供服务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不断增多,智能制造日渐成为常态化。” 他说。
因为潜在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王磊率领他一手创办13年的团队不断成长,业务收入连续两年实现20%以上增长。今年他的企业被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我们又把企业对面的房子租下来,扩大规模,持续创新,希望在天津产业升级之路上贡献我们更多的力量。”王磊说。
今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升级,以自主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智提质,坚决以新促兴,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加速赋能。
智能制造赋能
新旧动能转换,既是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日渐常态化的智能制造,成为天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智能制造工业增加值增长7.6%,快于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全市智能制造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近20%。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出台了一个好政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称。“去年我市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到目前已经有四批共911个项目受益,市、区两级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累计安排已达36.4亿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正发挥着‘精准滴灌’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海尔洗衣机互联网工厂落成运营,实现从产品网器、到场景服务、再到生态服务的全流程引领,成为国内唯一的5G波轮筒柔性生产工厂;天津长荣云印刷的柔性智能印刷新模式示范项目,将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生产效率提高15%,运营成本降低159%,树立了传统制造企业探索“互联网+”的标杆;格瑞果汁使用中央控制系统管理生产过程,从物料分析、配方到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和无人化生产……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专项资金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形成了“定位导航、环境感知、车载芯片、决策算法、安全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整车应用、智能车载平台与云控平台、人机交互、车载终端”的全产业链。
“专项资金在支持‘机器换人’方面,力度空前。目前,已支持机器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领城项目157个,安排资金达1.73亿元。天津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了从上游零部件加工,到下游产业应用,以及面向机器人视觉感知和智能交互等新一代技术全覆盖。”尹继辉说。
专项资金实施以来,已拉动天津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建成6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技术领先内驱
唯有创新方能激发动能转换的内生活力。在“调旧”“育新”上,天津以技术创新先行,增强内生动力,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恶劣环境下军用高压保护(动力)气体系统供应商,是将智能低氧保护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中药材杀虫养护等民用领域的先行者。“我们创新性地把军用低氧气调保护技术转移应用于民用领域,形成特有的高精度‘低氧、洁净、恒湿、气密、智能’五位一体综合技术壁垒,拥有110项专利。由于先发优势明显,行业地位领先,这两年来企业销售每年增长都在30%以上。”公司董事长郭晓光介绍说。
用先发优势抢占行业领先地位已成为天津企业经营者的共识。今年以来,我市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完成关键技术指标验证,天津大学联合中电集团研发的全球首款脑机接口专用芯片“脑语者”正式发布,朗誉科技首台融合远程诊断、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120吨AGV自动运载车投入试运行。
我市生产的“神工”系列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使数以千计的中风瘫痪人士燃起重新独立生活的希望;“脑机交互技术”已在我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成功开展,是人类首次实现在太空中的“脑—机交互”试验。
生物医药产业,我市在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人工心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独角兽企业康希诺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第一只疫苗股,赛诺医疗成为全市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中环股份全球首推光伏用12英寸单晶硅片,久日新材在科创板上市,锐新昌科技创业板首发申请获得通过,我市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风电、光热发电、储能等形成较强优势,新材料产业形成以新型功能材料、碳材料、高端金属材料等为核心集群和配套体系。
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天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81.17%,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三,R&D占GDP比重为2.62%,居全国第五。
“3+4”产业体系构建
天津加快构建“3+4”产业体系,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中争取优势、赢得主动。目前,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3个新动能产业正在加快培育,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4个优势产业快马加鞭改造提升。
“着力打造全链条、全生态的‘3+4’产业体系,是当前天津调结构,换动能,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赋予内生动力的主要任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周胜昔说。
事实上,“3+4“产业体系打造已效果初显──
目前,天津已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智能科技产业新体系,智能科技产业比重达到16.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速迅猛,预计增速达到20%以上,云账户等一批新兴企业代表快速成长;生物医药领域加快推进中新药业、杰科生物等项目建设,皮质激素类原料药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国产人工心脏全国领先;新能源领军企业达20家,高新技术企业近百家,杀手锏产品40余项,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30万辆,市场保有量达到13.3万辆,预计全年增长40倍;新材料产业比重达到10%,培育和引进22家科技领军企业,拥有杀手锏产品75项,高新技术企业600余家,初步形成了东丽石墨烯、津南电子信息、宝坻动力电池等新材料产业基地。
而在航空航天优势产业方面,目前空客A320月产能增加到6架、累计交付450架,A330月产能达到4架、累计交付18架,增加A350新机型;无人机产业形成研发、生产、试飞“一站式”发展,培育了云圣科技、一飞智控、腾云智航等一批骨干企业。
前10个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为64.4%,电子计算机整机、房间空气调节器、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分别增长60.2%、32.8%和34.8%。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0.9%,同比增长2.6%,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增速明显,城市轨道车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分别增长4.8倍、39.3%和53.0%。而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8%,同比降低2.1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0.1%,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高新领域的投资正在为新动能发展积聚后劲。前10个月,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在建项目184个,完成投资增长14.3%,比前三季度加快11.2个百分点,占制造业投资的24.1%,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1倍。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0.7%,其中生物产业投资增长70.6%,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长37.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1.5%。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投产,汇聚起天津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站在转型发展的关口期、攻坚期,天津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了一场深刻变革,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的“底盘”更稳更强,高质量发展的路越走越宽广。
数说发展 7.6%
天津智能制造水平位列全国第4位
产业新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智能制造工业增加值增长7.6%,快于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这是个非常鲜亮的数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周胜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对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副总经理孙志刚来说,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研发成本降低40%、人员效率提高30%、BOM精准率提升至90%以上,这一连串数字就是产业升级的具体表现。
“这些数字的实现背后是我们投资1.5亿元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这个项目从智能装备应用、数据采集及分析、大供应链系统建设三个方向开展,项目建成,可以说引导了区域内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的探讨与实践,带动区域内的制造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这个示范项目获得市工信局1167万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的补贴。”他说。
孙志刚们的努力加快了吸引外地企业、人才等要素资源来天津汇集,全市智能制造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近20%,同时也打造了天津的城市品牌,《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发布“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显示,天津智能制造水平位列全国第4位、全球50强榜单第10位。
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天津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智能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前三季度,智能科技产业比重达到16.6%。
“我市智能科技产业加速形成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为关键支撑的产业新体系”周胜昔介绍。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智能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产品和行业新闻以及大会相关赛事信息,那么订阅世界智能大会邮件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关注大会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